中国粉体网讯 3D打印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了全球产业界的高度重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加大了研发和技术转移的支持力度,我国也将其纳入到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与传统制造业相比,3D打印技术具有制造成本低、制作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等明显的优势。为此,国内外的研究人员正在积极研发新型3D打印技术,以便3D打印更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3D打印优势渐显 应用领域不断拓宽
政策方面,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重点对于打造及完善3D打印(增材制造)产业链做了规划。
当前,各国都在寻求经济转型升级契机。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国的高新科技,包括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机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3D打印产业市场需求与投资潜力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国内从事3D打印的企业接近200家,70%集中在桌面打印领域,而从事工业打印机生产和研发的企业有四五十家,从事金属打印的企业有三十家,从事生物打印的企业大概接近十家,从事材料打印的企业大概有二三十家。在企业数量上,已经可以媲美国外企业。但是在综合实力方面,仍有很大的差距。
医疗领域
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被认为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尤其是近两年呈现爆炸式发展的生物3D打印技术,甚至有望彻底改变临床器官移植的情况。
由于器官移植需求与可供移植的器官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3D生物打印技术的出现,为这部分病人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尽管目前为止生物3D打印技术能够打印出的产品还远没有发展到可以替代人源器官的程度,但是人们在这项飞速发展的技术中,看到的是巨大的希望。
近日,中国科学家成功将3D打印血管植入恒河猴体内,实现血管再生,解决了困扰临床半个世纪的人工血管内皮化问题。此项成果属于全球首创,对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
陶瓷市场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3D打印陶瓷市场的全球规模有望从2016年的2780万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1.315亿美元,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高达29.6%,而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将是工业级终端用户需求量的增加。
3D打印陶瓷市场目前最大的客户群来自航空航天和国防行业,其次是健康医疗领域。在这个领域中,陶瓷多被用于制造医疗产品,比如假牙、手术器械、假肢、植入物,以及组织工程产品,因为它具有十分优异的生物兼容性。
当前,中国推行《中国制造2025》,逐渐向着制造强国迈进,3D打印作为前沿尖端的智能制造装备,将会出现在中国智造的体系中,目前虽然3D打印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中,但是毕竟由于技术的限制和人们认知度的不同占得比例并不是很大,未来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3D打印就会迎来一个新的爆发点。